333体育-“40届·12城”中国体博会通史⑫上海篇(下)丨穿越“至暗时刻”,谱写“魔都”之音

发布时间:2025-11-02

当中国体博会 40届 12城 的绘本进入上海篇,所描绘出的不仅是间隔十余年、两个阶段的中国体育用品发展史,期间还夹杂着两段突如其来的历史 至暗时刻 : 第一段 至暗时刻 ,是发生在2003年的 非典 疫情; 第二段 至暗时刻 ,是起源于2020年初,至今尚未结束的新冠疫情。 直至当前,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让这个往日繁华喧嚣的 魔都 暂时陷入了 阴霾 。在这个非常时期,全国各地均在和上海 并肩作战 ,一场 爱 的接力就此展开 相信在 爱 的守护下,距离这场 守沪 战役胜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众所周知,一场展会,其举办场馆的选址非常重要,决定着这场展会的规模体量和战略定位。作为2017-2021中国体博会的举办展馆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过去的五年,一直充当着体博会 守护者 的角色。 而如今,这个在会展行业内有 四叶草 之称的展馆,更是变为目前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守护、守卫着上海人民 当展馆脱离商贸功能之时,亦可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 △ 四叶草 变方舱医院(图片来源:工人日报) 正如 四叶草 象征着 幸福 ,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也可以为上海带来幸运 待 至暗时刻 散去,相信上海定当能恢复往日的光景。 由此, 40届 12城 中国体博会通史的终章上海篇就多出了新的涵义:我们以重温中国体博会历史的名义,回眸上海往昔高光的商贸记忆,帮助所有上海人民重拾当下抗击疫情直至取得胜利的信心。 10年代:打造 全民健身 大舞台, 推动体育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2017年,正值由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 《计划》 )政策文件落地实施的第二年,更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四个年头。在这一阶段,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被摆在了重要位置,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成为了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指引下,2017年,中国体博会再度来到上海,更加突出新的交易属性,在聚焦全国体育及教育系统、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机构、各类体育用品经销商、贸易商、各类运动俱乐部等群体的基础上,持续拓展健身行业和体育场馆设施行业两大观众渠道,引导行业资源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上发力 例如2017中国体博会期间,组委会就首创了 室外健身新器材评选 和 特殊人群健身器材评选 两大行业评选活动。 △2017(第35届)中国体博会开幕式现场 令人欣喜的是,2017(第35届)中国体博会在观众人数上取得了巨大突破,观众体系和活动体系也更加向 全民 贴近 展会期间观众人次达15万,不仅增加了各类主题活动与青少年体育事业、全民健身事业、体育产业大发展等内容,还一改往年 1+2 的高峰论坛模式,以 升级 为关键词,设置七大平行论坛,涉及体育用品、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场馆设施、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健身教练职业发展以及高校体育设施管理等方面话题,对促进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升级、赋能 健康中国 战略目标早日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7中国体育产业峰会现场 时隔一年,中国体博会继续在上海举办。 与2017中国体博会相比,2018(第36届)中国体博会最大的创新点则是更加体现在 智能 二字。如今,业内关于 体育制造智能化 的话题仍在继续 若细究源头,2018中国体博会上就已初见 端倪 。 △2018(第36届)中国体博会开馆仪式 2018中国体博会设置了综合展区、健身展区、场馆设施营造及地坪展区,展会规模达到了18万平方米 这一数字,将中国体博会的规模带上了迄今为止的历史最高峰。 其中,综合展区大力推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体育用品制造业提质增效,有不少小众品牌携科技含量十足的展品亮相综合展区,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足球鞋、智能测速器、智能羽毛球拍、智能发球机等,旨在促进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向 中国智造 、 中国创造 转型。 场馆展区也着重增加了对智慧场馆的关注,针对智慧场馆应用智能系统的发展趋势,2018中国体博会组委会在该展区组织策划了相关的主题论坛,号召各界激烈研讨未来体育场馆智能化、信息化之大势。 △2018中国体博会健身展区现场 健身展区则覆盖了大部分市场上新兴的智能健身产品。总之,在2018中国体博会上,可以感知到体育用品制造业已从传统制造向 智能化 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一年后的2019年,2019(第37届)中国体博会的现场买家和专业观众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此,专业观众与展商商务对接更为精细化。 △2019(第37届)中国体博会展馆外景 2019中国体博会既传承了2017年的 全民健身 内容板块,又扩充了2018年的 智能化 元素 集两届中国体博会的优势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内容升级。 展会在兼顾大众化程度高的体育项目时,也开始瞄准了小众的特色项目 风筝、棒球、马术、高尔夫球、赛艇、皮划艇协会及体校联合会等实体化改革中的体育单项协会展团首次参展,吸引了业内的关注。 △2019中国体博会展馆内 值得注意的是,2019中国体博会上,还迎来了两位特别的嘉宾 乒坛魔术师 张燮林和奥运冠军王励勤。他们在中国体博会现场与智能发球机来了一次直面对话,演绎了一场乒乓球的 人机大战 。 2019中国体博会上,与智能发球机一般的创新型智能产品还有很多,正如当时媒体所评: 从制造到创造再到智造,体育用品产业近几年一路升级,在2019中国体博会上,能够明显发现智能化体育健身设备已经崛起,有望成为新时代主流。 20年代:跨界联动抵御 新冠 , 内循环、新基建保障企稳复苏 2020年初,我国遭受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侵袭,一时间,抗击 新冠 成为全国人民的难题与任务,就此,人们的生活节奏被迫放慢,各行各业也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原定于2020年5月21-23日举行的2020(第38届)中国体博会延期至9月28日至30日举办 时至9月底,出现在业界视线中的2020中国体博会逆风拥抱新周期,以崭新面貌惊艳众人,实现了 升华 。 △2020(第38届)中国体博会开馆仪式 2020中国体博会以 科技融合 流动赋能 为主题,在全球供应链不畅与国际贸易停滞、体育用品市场面临衰退风险的情况下,组委会结合 后疫情时代 经济复苏周期的政策面和市场面的新动态,在展会开幕前通过对体育用品各类细分市场进行了数轮调研,以此及时地对2020中国体博会的各项内容板块做出了务实地调整和改变,使线上、线下双平台均同步呈现活动动态,更好地调动了行业上、中、下游各个细分市场的凝聚力,逐步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2020中国体博会展会现场展馆内景 2020中国体博会共分为四大展区,即大健康展区、场馆设施营造及地坪展区、球类运动展区和运动休闲展区,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参展商达1200余家,到场人数10余万人次 属于2020疫情之年全球最大体量的体育盛会,作为行业龙头,为全球体育会展行业的信心恢复起到了提振作用。 △2020中国体博会上健身展区展示的 黑科技 产品 受疫情影响,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升, 大健康 产业 向阳而生 。基于此,2020中国体博会与 大健康 产业题材相关的参展商数量激增。而且,疫情驱动家用健身器材成为 刚需 ,再加上科技的加持,致使家用健身展区面积增长了30%,以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为核心 卖点 的 黑科技 产品应接不暇。 2020中国体博会与往届相比变化,不仅深度推进 创新推优 这一子品牌活动,还对2020中国体博会展位费、现场服务费等多项内容推出一系列减免政策,并加大了全国各地采购团的邀请力度。另外,鉴于海外企业因疫情无法到场参展,启动了现场视频商贸对接区,定向服务于外贸型展商与境外买家进行 面对面 洽谈。 此外,2020中国体博会首次打破了体育产业各个领域合作的局限性,大力促进 跨界联动 ,建设 跨界人才 培养机制,同时向 体产融合 的新业态 靠近 使各展区板块之间形成融合联动之势,并在跨界品类上首次实现互动,成功延展了中国体育用品商贸环境的辐射半径。 △2021(第39届)中国体博会开馆仪式现场 时间一晃来到了2021年5月。2021(第39届)中国体博会如期在上海举办。经过一年以来 后疫情时代 的不断摸索、淬炼,中国体育用品业和会展业 满血复活 。期间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2020中国体博会的基础上,2021中国体博会也迎来了 1+N 战略的元年。 2021中国体博会根据 群分类聚 的特点,分为健身展区、体育消费及服务展区、体育场馆及设施展区等三大主题展区,汇聚了近1300家参展企业,展览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超过十万人次的观众到场,蓄力打造体育产业 一站式 采购理念。 △2021中国体博会打造 一站式 采购理念 与往届不同,这届中国体博会所涉及的C端消费内容明显增强,诸如3V3街头篮球擂台争霸赛、第三届双云杯乒乓球大决战团体争霸赛、中国跳绳运动嘉年华、室内风筝放飞表演等大众体验类活动明显增多,有朝着运动消费者市场下沉的趋势。 另外,2021中国体博会的服务属性也更加凸显: 一方面,组委会创新了线上展示模式,启用了展商秀、在线展台、展品速览等板块; 另一方面,三大主题展区中特别是体育消费及服务展区,将球类运动、运动鞋服、轮滑滑板、武术搏击、户外运动、体育休闲、体育组织、体育产业园、体育赛事和体育培训等元素进行融合,展示还原了体育消费服务的新场景。 △2021中国体博会新增特色体育项目 不仅是C端属性,2021中国体博会在G、B端的优势得到了持续加强,各项论坛会议、专项活动、商贸对接等紧跟行业风口,甚至更加具象、务实。 组委会依据 十四五 开局之年的政策要求,在展会现场进行了相应的安排部署,兼顾青少年体育、老年人体质康复、女性健身等各类人群的需求,体育行业最前沿的潮流风向 一个不落 ,区域体育发展特色也一并囊括。 40届 12城 中国体博会通史后记 当撰写完中国体博会近30年来走过的 十二城 ,才惊觉:每一座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 标签 ,每一届中国体博会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模式。每一届展会都在时时因应行业发展和市场趋势的过程中,不断完成自我变革和升级。 风雨四十届,体博情更浓。 正如伟大的事业,不能被整齐地卷赛在书皮之间,也不能像受压的植物标本被烫平。一届一届的中国体博会,它的活动不能根据详尽的时间表 如同标明众多列车来去的时刻表来逐一解释。 △海报:已历40届的中国体博会, 见证了体育用品行业 大浪淘沙 的历史 虽然作为记录者的我们,可以十分精确地将其划定为某一个时代的起点和终点;但是那些重大的行业历史事件或转折点,都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一旦反生,形成趋势,便不再会根据人们心理的意志而终结。且它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就像历史的钟声振荡山谷一般,即便在停止敲击之后,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它。 1993-2022,中国体博会对于整个中国体育产业领域的影响将持续地萦绕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不管你的内心是否愿意承认这一点。几乎我们社会生活和休闲娱乐所触及的每一个层面 政治、科技、商业、工业、服饰、建筑、艺术、文学、音乐 每一届的中国体博会都留有符合当下生活方式的印记。 它以30年前 后计划经济 时代的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思辨为开端,以40届、12城所融合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体育文化意识变迁为渐进式过程 在中国体博会所带动的整个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中国体育会展行业的龙马精神下,未来,属于这个行业创造力空前的技术革新、旋风式迭代的全球化贸易模式,也注定一波一波地袭来,伴随着中国体博会历史车轮的前行,也将揭开更多的现代体育世界的大幕。 △回顾30年、40届中国体博会的发展史, 本身就是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 中国体博会通史这个栏目写到这里,就算是暂时收笔结束了。 最后,笔者设一个 互动气场 : 在举办过中国体博会的这 十二城 中,让你最难以忘怀、最中意的是哪个城? 作为 第十三城 的厦门,你又希望今年成功 打卡 之后,能够搭乘 中国体博会 这趟列车通往哪个新的城市? 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 △携手 战疫 ,2022(第40届)中国体博会上见! 温馨小贴士:近期疫情时有反复,请注意做好防控措施,也请继续关注中国体博会相关资讯,7月21日厦门,不见不散,让我们一起继续书写中国体博会通史的新篇章。 最后,我们再次为上海加油鼓劲!-333体育

TOP